細說文憑試體育 - Ch6 運動創傷

細說文憑試體育 - Ch6 運動創傷

文憑試體育的「運動創傷」單元,與「人體」及「體適能和營養」合組成為「強身健體」的主題,同學在完成「人體」這個單元後,跟著探討「運動創傷」,可謂順理成章。


「運動創傷」的篇幅不多,分為四個部份 –

  1. 導致運動創傷的原因

  2. 常見的運動創傷

  3. 處理

  4. 預防運動創傷


筆者建議先認識「常見的運動創傷」,接著探討「導致運動創傷的原因」。「預防運動創傷」及「處理」兩個部份,都是針對特定的運動創傷而發展出來的,有良好的基礎的話,便會比較容易掌握。


「常見的運動創傷,包括出血、擦傷、撞傷、拉傷、扭傷、骨折、脫臼、過勞、熱創傷及冷創傷等十種。」這是筆者要求學生用「念口黃」的方式記下的口訣,通常數位同學一起,朗讀數遍便能記熟。在認識每一種運動創傷時,同學須要將不同的運動項目跟其有關的創傷聯結起來;例如與籃球有關的,包括跳躍者膝、足踝扭傷(俗稱拗柴)、腰背拉傷、手指受傷(俗稱篤魚蛋)等等;又例如與跑步有關的,主要是一些慢性的過勞傷患,包括足底筋膜炎、髂脛束症候群、膝關節肌腱損傷及脛骨疼痛等等。


深入地認識各種「常見的運動創傷」,實在是這個單元的核心,弄清楚每一種運動創傷,再下一些思前及想後的功夫,便是學習這一個單元的有效方法了;思前就是指出「導致運動創傷的原因」,想後就是運動創傷的「預防」及「處理」了。


在考試的時候,特別是試卷二的問題,多會是給予考生一個特定的運動場合作為背景,然後就特定情況下的運動創傷的類別、原因、處理及預防作出提問,例子於(圖一)

此外,同學亦須要對一些與運動創傷有關的課題及其細節多加留意,例子於(圖二)

英文有一句說話,就是「Common sense is not common.」,套用在這一個單元上,可以描述同學在解答一些看似只是一般常識的問題時,往往只能給予一些過度概括的答案;例如行山活動的所需用品,總會遇到一些同學給予「帶水」這一個答案,其實,進行行山活動時,水份補充的份量、飲品的類別、飲用的方式等等,都是一門學問,無疑,「帶水」是一般常識,但是沒有因應行山活動的天氣狀況、路線、距離及難度等等而作出特定的建議,這個看似一般常識的答案,是可以帶來災難性後果的。

對「運動創傷」有深入的認識,對同學終生享受運動之樂趣,有極大的裨益。


下一篇,跟同學探討一下「體適能和營養」。


✍🏻筆者:

傅玉麟老師

PE Education資深導師

30多年中學體育科任教經驗

——————

#PE有話兒 🗣️系列中,我們將有不同的體育人分享他們在體育路上獨特的故事和觀點,為大家帶來不同的視角和啟發,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賞體育的力量和價值,一起探索體育的魅力!

Previous
Previous

細說文憑試體育 - Ch4 體適能和營養

Next
Next

細說文憑試體育 - Ch2 人體